首页 >> 芒苞草属

山西刘科岐耄耋老人13年绿化一座荒山金盏菊变光杜鹃短蕊越桔黄瑞香固沙草

金泰农业网 2022-09-10 14:21:29

山西:刘科岐耄耋老人13泽珍珠菜年绿化一座荒山

平顺县青羊镇崇岩村有一座石岭山。13年前,这里荒山秃岭,岩石裸露。13年后,这里苍松翠柏,绿茵如织。这变化,是85岁的离休干部、老党员刘科岐辛勤劳作的结果……

中国园林4月25日消息:平顺县青羊镇崇岩村有一座石岭山。13年前,这里荒山秃岭,岩石裸露。13年后,这里苍松翠柏,绿茵如织。这变化,是85岁的离休干部、老党员刘科岐辛勤劳作的结果。

承包不出去的山梁,也是祖国的大好河山,前辈们能把江山打下来,我们就有把荒山绿化起来。

平顺县地处我省东南部,境内群山起伏,沟壑纵横,属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。说起栽树,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: 干石山坡和尚头,土比纸薄鬼发愁 。

刘科岐所在的崇岩村,在距离县城东南2.5公里处的一个山坳之中,整个村子依山而建,错落有致。村背后的山就叫石岭山。

3月的平顺乍暖还寒,笔者来到崇岩村刘科岐的家,院门口两棵挺拔的松树格外显眼。刘科岐不在家,他的老伴杨贺则告诉我们: 老刘打早就上山去啦。

我们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,走上石岭山,一个个石砌的鱼鳞坑层层叠叠,一棵棵松柏自山脚延伸上去。半山腰,一位头戴帽子的老人正挥锹挖坑,只见他身着深黑色中山装,黑色的裤子和布鞋上沾满了灰尘,红润的面颊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,一双厚实的手布满了老茧,但老人精神矍铄,身体硬朗,耳聪目明,谈起话来口齿清晰。这就是刘科岐。

1988年刘科岐离休了。原工作单位给了他两间房,希望他在县城安度晚年。 我家那么大的院子,那么多房子,离县城不远,也清静黄波罗花,我要回家住。 他决定回到家乡,过俭朴、劳作的农家生活。

离开了紧张的工作岗位,忽然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。 刘科岐1946年参加工作,1948年入党。经历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改革开放后先后担任县水利局长、农委主任、乡党委书记、县委委员等不同职务,兢兢业业为党工作40多年,这一下子回到农村,生活很不习惯。

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干,他喂猪、养蜗牛、组建安装公司、办奶牛场,不断地寻找着自己晚年的人生坐标。

上世纪90年代,崇岩村搞荒山荒坡承包,村后的石岭山因缺水少土,条件恶劣,树木不宜成活,没人愿意承包。看着岩石裸露的石岭山,再看看周围一天天变绿的山梁,刘科岐心里很不是个滋味。于是,他主动找到村委会,希望能把这面山坡管护起来,却遭到了村民的不理解,儿女的不赞成,老伴的不同意。村民说, 真傻!挣这么多工资,真是有钱烧的哩! 家人说, 这么大年纪了,别去受那个罪了,享几天清福不好吗?

承包不出去的山梁,也是祖国的大好河山,前辈们能把江山打下来,我们就有把荒山绿化起来。我离休了,不愁吃、不愁穿,这都是党的关怀。干部可以离休,党员不能退休。我们以前天天讲,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对党的事业追求不能停止!我是宣过誓要奋斗终生的,更何况自己身体还另外一方面我国近几年来工业发展迅速行,能动弹就要做一些有益的事。 他的反驳让所有人无言以对。

于是,他找到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岗位 栽树。

能活一棵,不愁一坡。 40多年前,当干部的他曾经用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的这句话教育过群众,今天,他又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。

绿化荒山十几年,栽了多少棵树,挖了多少个鱼鳞坑?老人一时也说不出来。但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山时的情景: 五斤柏树籽,农用汽车拉了三车树苗,还有一斗山桃籽。

1999年秋天,老人开始上山栽树。他先垒下一片鱼鳞坑,掏钱雇农用三轮车买来树苗,全部栽了下去。第二年春天,树苗死了一半多。原因是土薄水少。村里的老羊倌笑他: 搁着好日子不过,来受这个罪哩,这石岭山要是能种树,早就让人承包了。

这山真的不能栽树? 望着对面阴面山坡郁郁葱葱的松柏,老人心里五味杂陈。

他在山上转了好几天,想起了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说过的一句话: 栽活一棵,就不愁一坡。 40多年前,当干部的他曾经用这句话教育过群众,今天,他又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: 我种的树还活了很多呢,希望比他当年大多了,能活一棵,就能栽活一坡。

此后,刘科岐老人埋头栽树的情景成为了石岭山上一道风景。

垒鱼鳞坑,他像蚂蚁搬家一样,一步一步把周边的石头一块块集中在一起,有些石头埋在地下,他就找来钢钎撬,一撬下去石头纹丝不动,就换个方向,撬起来搬不动,就找来铁锤砸碎,有时候为了一块石头老人要折腾大半天,累得汗流浃背。有一回,他在搬动一块大石头时,把一个手指砸得黑青,还留了一道疤,至今没让家人知道。

干石山上没土,要在石头缝里刨。老人用最原始的工具镢头,一镢头一镢头地刨够两箩筐,再用扁担挑到树坑里,坡陡的地方,就用编织袋背。有的时候,他为了一担土要走上几里山路。有一次,他为了把两棵2米多高的柏树栽起来,垒了一个大鱼鳞坑,担了30多担土。

平顺县造林专业队一位20多岁的健壮农民告诉笔者: 往山上背土那可叫个累人!不足百斤重的编织袋,走不了多远,两腿就灌了铅一样,抬不起来,挪不动步,每走一步,两眼直冒金星,把土背到山上,身子骨都要散架了。 可85岁的刘科岐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把三面阳坡、一个山头栽上了3万多株树苗,这每株树苗的下面大都有刘科岐老人背来的土。

比取土更难的是取水。栽活一棵树,得浇几桶水。石岭山地势陡,植被少,雨水存不住,近处又找不到水,老人只好从家里挑水上山。

没上山时还是满满的一桶水,左碰右磕,挑到山上就剩大半桶了。 老人说, 心里真不是滋味,比肩痛难受多了。

第二回,老人换了一副有盖子的桶,就要上到位置了,结果脚下一滑,连人带桶摔倒在山上,桶破之后,水劈头浇下来,浑身都湿透了。

没过多长时间,他就摔坏了两副水桶。

后来,刘科岐和老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:用盛食用油的塑料壶往山上送水,既轻便又不容易洒。他们把用过的食用油壶和矿泉水瓶子都收集起来,无论什么时候上山,从不空走,每次捎上两三壶,到了山上就存放在树坑边,栽树的时候用。

天旱的时候,为了让小树苗喝足水,几公斤的油壶刘科岐一次背六个,一公里的山路一天要往返五六个来回。老伴拗不过他,又担心他的身体,便也默默地跟着他帮他提上两壶。儿女受到老人的熏陶,也常送水上山,帮老人栽树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垫了土、浇了水,栽下的树成活率达到了80%―90%。

十几年来,刘科岐通过不断地学习、摸索、请教,不仅学会了剪枝和病虫害防治技术,而且还到处收集山桃籽,采摘柏树籽,搞起了自己的 育苗基地 。

山是国家的、树是集体的,这座山我只有 经营权 ,只负责栽种和管护,将来也不留给儿子,也不留给闺女,留给社会。
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十几年来,往山上提了多少桶水,背了多少担土,走了多少个来回,刘科岐记不得了,但昔日光秃秃的石岭山记得,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松柏树记得

据平顺县林业局粗略统计,从1999年至今,13年间,老人共垒梯田100余块,总长2600米。挖大鱼鳞坑1200余个,动用土石方7400立方米,种树30200余棵,绿化荒山103亩。

栽下去的是树苗,长出来的是精神。刘科岐说, 造林先造人,栽树先栽心。人没有精神就是活死人。共产党员没有一点艰苦奋斗、勇往直前、不怕牺牲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,就失掉了政治灵魂。 虽然他的树越栽越远,山越爬越高,土越背越少,水越取越难,但老人栽树的信念却越来越执着,栽树的意志越来越坚定。

刘科岐的老伴说: 这些年,栽树几乎成了老刘生活的全部。他每天起2017年汽车板出口量过万吨;并成为德国宝马、上汽通用的合格供应商得早,天不亮,就要往山上走。为了节省上下山的时间,上山时带一壶水、几块饼干充饥,一直干到上午十点才要下山。下午四五点以后,天气凉快了,还要再到山上走走。

有的村民看他栽的树越长越大,开着玩笑跟他说: 老刘,你栽了这么多树,可值老多钱了!以后儿子闺女光卖树也够活几年的!

虽说是句玩笑话,可老刘却当了真。是啊,自己年纪也不小了,该考虑考虑以后的事了。

他又一次找到村委会,提出要把自己栽种的百余亩松柏树无偿捐给集体,老人说: 这山是国家的、树是集体的,我只有 经营权 ,只负责栽种和管护,将来不留给儿子,也不留给闺女,留给社会,留给子孙后代。

村支书程有明对他说: 老刘,你看你生活也不是很富裕,这些年为了栽树把积蓄都花到这山上了,要不村里出点钱算是给你的补偿吧! 刘科岐却说: 到石岭山上栽树,我本来就没图什么盔状黄芩,就想趁着身子骨还硬朗,能干点事就干点事。将来我死了,树不会死,它们还会一天天茁壮成长,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!

说起栽树的刘科岐,平顺县委书记陈鹏飞感慨地说: 刘科岐身上闪耀着三种最宝贵的品质,那就是坚定的党性,执着的信念,为民的情怀。

时代呼唤这样的共产党员,时代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员。

心脑血管二级医院
内蒙古癫痫二甲医院
深圳第二人民医院
山东潍坊皮肤医院
友情链接